tags: 治未病
pages: 261
aliases: 调畅情志
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机体的生理、病因有着密切关系。突然、强烈或持续的精神刺激,不仅可以直接伤及脏腑,引起气机紊乱,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,而且可使正气内虚,抗病能力下降,容易感受病邪而诱发疾病。如怒伤肝而气上,喜伤心而气缓,悲伤肺而气消,思伤脾而气结,恐伤肾而气下等。在疾病过程中,情志失调,又可致病情恶化。因此,《内经》
重视精神调养,要求做到“恬淡虚无”。恬,安静;淡,平淡;虚,即虚怀若谷,虚己以待物;无,是没有过分的私欲妄想。胸怀开朗乐观,心情舒畅,精神愉快,则人体气机调畅,气血和平,正气旺盛,对于预防疾病发生和发展,促进病情好转,具有重要意义。
精神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。良好的精神状态,可以增强脏腑功能,提高机体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,预防疾病发生,促进病情好转。调摄精神须注意两个方面: